查看原文
其他

[实盘周记20230319]洋河又搞事了?

奋进的罗辑 投资行者
2024-09-20

点击蓝字“投资行者” 关注罗辑

投资行者

罗辑

本文为第189篇原创

全文约2000字

阅读时间约8分钟


本来以为2023年将是很顺的一年,疫情压力没有了,去年基数还低,今年GDP不应该奔着6%去了吗?


结果今年目标出来了一看,居然只有5%,还是左右。


捋了捋,除去暗地里的一些风险。


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逆周期?


美国的持续加息,虽然使得通胀得到了控制。


但最终也引发了其他的连锁反应,硅谷银行破产现在来看也许只是前菜,如果美国继续加息,更多银行破产只是时间问题。


而美国加息之所以会导致银行破产,背后逻辑就是流动性不足。


银行将很多短期贷款买了长期债券,利率提升以后,债券价格下降。


与此同时,银行还要付出高额利息,所以多数银行都开始产生亏损。


之所以是硅谷银行率先倒下,倒也没啥神秘的,就是市场先对硅谷银行失去了信心。


2月份硅谷银行为了应对亏损,开始想办法募资,随后找到了高盛。


高盛提出了两个办法。


首先是折价购买了硅谷银行210亿美元的债券资产,这笔交易中,硅谷银行承受了18亿美元的损失。


其次是硅谷银行宣布了增发计划,募资22.5亿,这就使得硅谷银行披露了自己财务状况。


两者的叠加下,很多风投机构认为硅谷银行有了流动性危机,就让所投企业尽快将钱从硅谷银行取出。


与此同时,股价下跌导致民众恐慌,很多民众也开始从硅谷银行中提款。


仅仅3月9日当天,硅谷银行就收到了420亿美元的提款请求,使得银行遭遇挤兑,最终导致破产。


所以,美联储还会加息吗?不知道。


但有趣的是,大洋彼岸正在应对通胀压力,我们则是要应对通缩压力。


中美的关系从宏观上,基本是没啥调和的空间了,但就目前来看,通缩还是好于通胀的。


还是那句话,我对今年的中国和股市都充满信心。



洋河又暴雷了。


话说洋河最近可是不咋省心啊,上一篇公告是刘总辞职。


刚说完对基本面没有啥影响,这篇来了个更狠的,信托暴雷了。


之所以是又呢,就是在21年底,中信信托的贵阳恒大项目就暴雷了,不算收益的话,总计有5900万的本金没收回来。


本次亏损则更多,总计投入了2个亿,只收回了1000多万,


所以目前洋河的信托可以看下表。


简单总结就是,目前总计3.4亿的信托本金,22年半年报已经计提了2.25亿的损失,还剩1.15亿。


如果从22年还没发布的年报的角度来看,2023年之前到期的信托中,实质性的损失不过6000万,2.25亿的计提大幅超出了实际情况。


如果算上最新的两笔「暴雷」,也不过还有1.15亿的信托余额。


假设最后一笔也暴雷了,全部信托总计3.2亿本金未收回,假设抵押物卖出后能够回笼30%的资金,大约是9000万,也就是说剩余的1.15亿最多损失2500万了。(计算过程均未考虑预期收益)


如果上海信托这笔不暴雷,22年的计提则已经绰绰有余,23年年报不受影响。


所以综合来看,22年半年报已经计提了足够的减值,对公司未来的财务几乎已经没有啥影响了。


最坏情况再计提2500万,对利润95亿影响也不过千分之2。


如果周一开盘市场有什么反应,更多的也是情绪吧。


对于洋河来说,处理资金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分红,其次是在适当的价格回购注销,最后就是将手中的资金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。


但无论如何,总是好过躺在账上拿着低利息。


至于这三笔暴雷,就当作高利息的成本嘛。


自披露信托数据以来,洋河的信托总额从2014年的11.7亿,逐年增加至2021年的127亿,如果按照信托的8%平均回报率来计算,那么保守估计,也可以为洋河带来约3%的超额回报。



将历年的超额回报加总,约为17.7亿。


即使扣除信托中的部分低风险理财影响,这么多年超额收益10亿也是有的。


再扣除最近三笔暴雷的影响,也有着7亿多的超额收益。


所以总体来看,怎么都是赚的。


这时候问题来了,作为股东,你是喜欢公司将钱低效利用,压根就不创造这17亿的超额收益?


还是为了这17亿的超额收益,公司勇于高效利用资金,但代价是承担一些必要损失?


我肯定是选择后者。


换句话说,每一个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不都是选择了后者吗?


如果非要说这三笔暴雷的信托对洋河有什么负面影响的话。


那么就是迫使洋河缩减了信托规模。


目前洋河有货币资金约190亿,就算有100亿迫于市场压力,不再购买信托。


还是按照3%的超额收益率计算,那么每年也是损失3亿,超过了三笔暴雷信托的总和,这还仅仅是每年的损失。


但可惜的是,市场对于隐形的亏损总是更宽容些。


如果洋河每年不买信托,从而损失可能存在的3亿利息是可以的。


但如果买了信托,一旦暴雷,市场就充满批评。


对管理层来说,确实有些不太公平。



最近在关注一家新公司——金禾实业,做代糖的。


优点是估值比较低,缺点是行业没啥差异化。


未来一段时间打算看一看,在越来越追求健康这个大背景下,代糖行业的需求还是可以保证的,现在代糖终端价格也比较低,也许存在投资机会。


SUMMARY

本周实盘记录


如果你喜欢的文章,欢迎点击下面的名片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我。

投资行者

罗辑

我是罗辑

这是计划的一部分

欢迎「关注我」

或点个「在看」

我知道你在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投资行者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